往期回顾
往期回顾
转自:湘鸣
6月15日,据江苏省纪委监委消息: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赵志刚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江苏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赵志刚出生于1971年11月。他曾历任中国检察报社、检察日报社群工部编辑、特刊部副主任,检察日报社《方圆》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检察日报社党委委员、《方圆》杂志社社长(副厅级)等职。
2012年2月,赵志刚任中国检察出版社副社长,2013年6月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2014年4月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主任。
2019年12月,赵志刚任检察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
2020年10月,他调任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2021年1月任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一级高级检察官,至此番被查。
赵志刚是一位学者型官员,著述颇丰。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检察日报》《中国应用法学》《人民检察》等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智慧检务初论》《智慧检务概论》等著作多部。莫言曾为赵志刚所写《我们的爹娘》一书中作序写道:“志刚笔下的爹娘、也正是我们的爹娘。他们是最普通的人,也是最伟大的人。他们生前是我们的靠山,死后是我们足下的大地。他们的身体化为泥土,但他们的精神会代代相传。”
赵志刚也是一位网络大V。据媒体报道,他是“法律读库”公众号的管理员。
“法律读库”最近一次更新是在6月7日12:19 ,发表于江苏。文章是《莫言:陪女儿高考》,截至本文发稿时阅读量1.3万。不知此公众号是否永远定格于此。此前,该公众号几乎每天更新。
赵志刚在最高检技术信息研究中心工作时,曾撰文这样介绍他运营公众号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你好!我是赵志刚,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工作。”
“你好!我是赵志刚,是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公号)法律读库的‘库头’。”
这两句话,第一句是我在白天工作时的自我介绍,第二句是我在深夜维护公号时的角色识别。每天,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身份在我身上切换,感觉有些分裂,我好像是电影里的佐罗——黑夜里的假面骑士。
参加马拉松,每天坚持晨跑。然后,忙一天的工作。夜深人静时,做公号。风雨无阻,这样的体验我坚持了三年多。这就是我的生活,也是我与法律读库的故事。
2012年3月,微信公众平台诞生。出于对移动互联这个新生事物的敏感和玩转微博的经历,我以个人名义申请了一个公众账号,命名为“法律读库”,意思是关于法律的阅读仓库。彼时,是2012年11月。
很多人不相信,用户规模巨大的法律读库只有我一个人在打理。从她诞生至今,登陆密码只有我一个人知道。
我给法律读库拟了一个口号:“传递常识,启迪法治,每天只推送一到三篇少量优质文章,Less is more(少即是多),以对抗网络时代的信息泛滥,做法治新媒体的阅读管家。”随着法律读库的成长,我自己也在不断地学习、成长。可以说,三年公号的运行维护过程是“利人利己”的,每天读到好的文章时我就顺手存到公号里。这是一种很好的知识积累方式。
2015年11月底,当法律读库迎来了她的第50万名用户时,我在微信上和朋友们分享了我的喜悦。这意味着有50万人会聚在法律读库,认可她所传达的理念,认同她所代表的价值观。
这50万人就像50万颗种子,通过他们,我似乎看到了法治思想在不断破土萌芽……
赵志刚曾自豪地说,2016年10月,法律读库总关注量突破100万人大关。至今,法律读库已经拥有104万用户,成为法律界的第一自媒体品牌,受到中央政法委和最高检领导高度关注。
“与网友互动真的非常有意思,”他曾给大家出了道题,如果将城市拟人化,你的家乡是什么?收集上来的答案里,北京是个老叟,兰州是个侠哥,西安是个大男生,大连是个帅哥,石家庄是农村二舅,青岛是个小哥,扬州是个书生,绍兴是个师爷……
赵志刚也曾经将网友提出的咨询问题在公号上征求答案:一直被前夫跟踪、骚扰怎么办?收集回来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搜集好证据报警;有人说给自己找个男朋友,给前夫介绍个女朋友;还有人说如果前夫母亲明事理,找她说明解决一下,如果前夫母亲不行,找你自己妈弄他。
赵志刚将这些“解决方案”整理分享出来,他说自己像一座桥梁,一边连着懂法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另一边连着需要普法的公众。
有时,为了吸引用户,他也需要做“标题党”,变着法儿地吸引眼球。
“你们的性生活真有那么好吗?”有一篇超过10万阅读量的公号文章,赵志刚给它起了个“花哨”的名字。这标题惹来一些老同志的意见:“不要做一些花边,不要有邪念。你这是严肃公号,不要起这样的标题,让人不舒服。”
“不要有邪念”,是老同志对他做公众号的要求,其实也是对他做人、做官、做事的要求,只可惜,他没能听进去,最终落到“进去”的下场。
赵志刚落马很突然,半个月前还曾公开出席会议。
5月31日,江苏省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江苏省检察机关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工作。赵志刚以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的身份出席了发布会。
次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本才官宣落马。
实际上,张本才也是一名从事检察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近20年的“老检察”。1994年,张本才主持创办了检察报的第一份周刊——《明镜》周刊, 并以笔名“郁东方”在《明镜》周刊的“每周观察”等栏目刊发评论文章,并为多家报纸提供评论类稿件。
由于文章精彩,观点独到,以《明镜》周刊为代表的检察报刊发行量迅速攀升,最多的时候达到60多万份,在中央级媒体报纸中进入前六名。
此外,张本才以“郁东方”开创的“郁东方传媒工作室”在90年代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值得一提的是,张本才与赵志刚是山东老乡,且曾共事多年:两人曾长期在检察日报社工作,又先后担任过检察日报社社长。
赵志刚毕业后进入中国检察报社工作。彼时,年长他四岁的张本才担任中国检察报社文艺部副主任。
在2005年12月检察日报举办的《法治影响生活·2005蓝皮书》新闻发布会上,身为检察日报社长的张本才与《方圆法治》杂志社主编的赵志刚都参加了本次会议。
2013年1月,张本才担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主任、新闻办主任。同年6月,赵志刚成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
经过长时间在政法领域的历练,张本才率先于2016年空降上海,担任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省级检察院“一把手”。而彼时的赵志刚也早已升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主任。
2022年6月1日,张本才的突然落马让很多熟悉他的人感到意外。据多位与张本才有过接触的知情者称,张平时为人低调,做事比较小心。
《中国新闻周刊》报道称,据多位知情人透露,张本才是6月1日中午被中纪委工作人员带走的,当天上午他还参加了某个会议。
报道还称,张本才被查当日,其妻子也被带走调查了,他妻子曾在北京市检察系统工作,他到上海工作后不久,调到上海一家国企任职。
据报道,赵志刚的简历早在6月6日就已从江苏省检察院官网撤下。同时,赵志刚曾任职的最高检官网中,也无法查到与其有关的内容。
赵志刚的落马是否与张本才有关,从时间节点看不免让人猜想。往期回顾